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追求純天然的,無公害的有機蔬菜,但對有機蔬菜肥料的要求,是我們今天介紹的重點:
一. 有機蔬菜肥料施用原則
1.營養平衡原則眾所周知,作物的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環境條件,除陽光、溫度、氧氣和水分外,最重要的就是礦物質營養。目前已肯定作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共16種,大量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鈣、硫、鎂,作物對這些元素的吸收量大,在作物體內占鮮重的0.01%以上;微量元素有鐵、錳、氯、硼、鋅、銅、鉬,作物對這類元素的吸收量小,在作物體內占鮮重的0.009%以下。在有機種植基地從事蔬菜生產時,上述的礦物質營養,除了碳、復、氧主要是靠水和二氧化碳提供外,其他的者養元素則主要是靠士壤和施有機肥得以供應。此外,有機質還可通過影響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改善土壤的透水性、蓄水性、通氣性、保肥性和蔬菜根系生長的環境,進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耕性。
2. 養分歸還原則
養分歸還學說至今仍然作為施肥的理論基礎,它改變了過去局限于低水平的生物循環,通過增施肥料,擴大了這種物質循環,從而為提高產量提供了物質基礎。在有機蔬菜生產中,一方面可以通過自身系統內的種養結合,通過“養殖沼氣種植”循環經濟模式,歸還土壤養分:另一方面、還可以在種植計劃中設計增加豆科綠肥種植,發揮豆科作物的固氨作用,補充土壤有機質和氮素。
3.綜合效應原則
要充分認識到有機蔬菜生產過程受各種環境因子綜合影響,蔬菜的生長發育必須要有一個適宜的環境條件,如光照、溫度、水分、養分、空氣等。此外,還要選擇適宜的品種,采取相應的耕作、栽培和植物保護等措施。有機蔬菜能否豐產,關鍵在于上述因子的綜合作用結果,施肥只是起重要作用的一項技術措施。此外,還可充分利用因子間的交互作用,提高肥料的增產效果。例如,肥料和灌溉結合的增產效果要大于三者單獨效果之和,這是因為兩種措施的結合不僅有它們各自的效應,而且還有兩種措施相互配合的交互效應,這就是1+1>2的道理。此外,還必須根據每一塊地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例如,對于常遇內澇的低洼地,必須解決水的問題,對于酸性土壤,必須施用石灰質肥料。
4.科學培肥原則
有機蔬菜基地特別是新墾殖菜地土壤的培肥是一項極其重要而又比較復雜的任務。有機菜田土壤培肥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施有機肥料;二是因地種菜,新改造和墾殖的有機菜田,最初要種植對水、肥條件要求比較低的蔬菜;三是合理輪作,有條件的還可實行菜、糧、飼輪作,或者間套種短期綠肥,如紫云英、苜蓿等,可改善菜田生態條件,建立合理的物質循環體系;四是深耕改士,新改造清果致的有機菜田土質一般較差,耕作層僅15厘米左右,種植有機蔬菜茬次多、消耗大,應逐漸加深耕作層,改善其物理性質,深耕時間可安排在復、秋蔬菜出園時各深翻2次,使有機蔬菜基地耕作層達25-40厘米。當然培肥土壤是一個長期任務,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但只要各種措施得當,效果會相當明顯,各地應因地制宜進行科學培肥。
5.安全施肥原則
有機蔬菜強調高品質、無污染,在肥料施用時安全施肥,避免施肥造成對有機蔬菜產品生產體系和產品的污染始終是必須堅持的原則。一是在 有機蔬菜生產中應盡量通過適當的耕作和栽培措施維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二是可施用有機肥以維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營養平衡和土壤生物活性,同時避免過度施用有機肥,造成環境污染;三是不應在葉菜類、塊莖類,在其他蔬菜作物上需要使用時,應當進行充分腐熟和無害化處理,并不得與蔬菜的食用部分接觸;四是可使用溶解性小的天然礦物肥料,如磷礦石、鉀礦石、硼砂、微量元素、鎂礦粉、硫黃、石灰石、石膏、白堊、黏士、氧化銷、石灰、窯灰、碳酸鈣鎂、瀉鹽類等。
二、有機蔬菜種植可使用的肥料有機蔬菜的栽培高要使用大量的有機肥料,以逐漸培養土壤優良的物理、化學性狀,從而有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長以及微生物的紫殖。即在培肥土壤的基礎上,通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來供給作物養分,要求以有機肥為主,輔以生物肥料,并適當種植綠肥作物培肥土壤。1.有機蔬菜生產土壤施肥量的確定蔬菜作物施肥量的多少取決于蔬菜需要的養分量、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蔬菜栽培要求等因素,其中根據蔬菜經濟產量確定有效的施肥量,是保證蔬菜營養平衡和持續穩產的關鍵。
2.有機蔬菜生產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
①農家肥 如堆肥、底肥、禽類、沼氣肥、作物材桿、泥肥、漢餅肥、草木灰、等。②生物菌肥 如腐植膠類肥料、酵素菌肥料、根瘤菌肥料、磷細菌肥料、鉀細菌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等。③綠肥作物 如草木榔、紫云英、田菁、等。
3.農家肥的營養
有機種植中應許使用各類農家肥。
4.施用方法
①基肥 基肥主要包括家家禽類、綠肥、豆餅及工廠未經污染的有機康物森菜種植前施用,此時相有機肥、細有機肥士壤改良制及有益物生物都應使用。相有機肥主要是由福殼、稻草、花生殼、蔗渣、鋼木清。野年、樹時等纖維質食量較多的資材,混合少量高春類、餅粕類成動物性廢棄物井覆施些有益微生物等制作,混合材料的多寡常有很大差異。土壤改良劑有白云石粉、石灰石粉、消石灰、蛹殼粉、蛹殼灰等含鈣鎂資材;稻殼炭、木炭、活性炭、泥炭、腐植酸等含炭及腐植酸資材;海草精、魚精、氨基酸、磷礦粉、海鳥磷肥、蝦蟹殼粉等可提供特殊養分。一般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的既肥或生物堆肥3000~5000千克,有條件的可使用有機復合肥作種肥。方法是在移裁或播種前,開溝條施或穴施在種子或幼苗下面,施肥深度以5~10厘米較好,注意中間隔土。
②追肥一般短期性蔬菜 如小白菜、莧菜、菠菜等多數使用基肥即滿 足其全生長期的需要,不必要使用追肥,但使用基肥時必須注意依照蔬菜種類的不同,一次施用足量的有機肥。一些長期性蔬菜特別是全期都需肥的蔬菜如瓜類、西瓜、蘿卜、牛蒡等應時常使用追肥。追肥分土壤施肥和葉面施肥。追肥使用量必須視蔬菜種類和生長期的不同酌量調整,通常是將約為基肥使用量1/5的有機肥,條施在地面距離蔬菜作物約10厘米處,或撒施在一些較為 長期性的果菜類根部,距離至少約10厘米。土壤追肥主要是在蔬菜旺盛生長期結合澆水、培土等進行追施,主要使用人類尿及生物肥等。葉面施肥可在苗期、生長期選取生物有機葉面肥。固態追肥最好選擇雨后土壤潮濕時使用或于使用后的量灌水,效果較快。
③翻壓綠肥 一般在花期翻壓,翻壓深度10~20厘米,每畝翻壓100-100千克,可根據綠肥的分解速度,確定翻壓時間。④有機礦物質肥料 包括鉀礦粉、礦質硫酸鉀、磷礦粉、礦質鈣鎂磷肥、鎂礦粉、硼酸巖、石灰、石膏、黏土、銀化鈣、動植物廢棄物及殘質、垃圾、工廠有機污泥、泥炭等。有機蔬菜生產中只能使用有限的礦物質,長期使用礦物質肥料,必須考慮其重金屬含量不能超過國家標準。
⑤商品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 對于外購的商品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有機產品標準要求應是通過有機認證或經認證機構許可的。⑥其他有機生產產生的廢料不含合成添加劑的食品、紡織工業的有機副產品等。如骨粉、氨基酸殘渣、家畜加工廢料、糖廠廢料、腐熟的蘑菇培養廢料和蚯蚓培養基質等。
5.注意事項
應根據肥料特點及不同的土壤性質、不同的蔬菜種類和不同的生長發育期靈活搭配,科學施用,才能有效培肥土壤,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人糞尿及廄肥要充分發酵腐熟,最好通過生物菌漚制,并且追肥后要澆清水沖洗。人糞尿含氮高,在薯類、瓜類及甜菜等作物上不宜過多施用。秸稈類肥料在礦化過程中易于引起土壤缺氧,并產生植物毒素,要求在作物播種或移栽前及早翻壓入土。